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说话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行事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诺言。指言行不一致。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例子宋·陆九渊《策问》:“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诚足病也。”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bù gù xíng,xíng bù gù yán
注音一ㄢˊ ㄅㄨˋ ㄍㄨˋ ㄒ一ㄥˊ,ㄒ一ㄥˊ ㄅㄨˋ ㄍㄨˋ 一ㄢˊ
感情言不顾行,行不顾言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言不顾行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苦中作乐(意思解释)
- 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意思解释)
- 飞檐走壁(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气象万千(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意思解释)
※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的意思解释、言不顾行,行不顾言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费尽心思 |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谨小慎微 |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体恤入微 | 同“体贴入微”。 |
零光片羽 |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斗唇合舌 |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