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之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
出处《左传 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例子《曾国藩》曾国荃对大哥的说法不服气。去年湘中士人公推王闿运撰湘军志。王闿运也扬言,为湘军修志一事非他莫属,他要秉董狐之笔,不溢美,不饰恶,为湘军存一信史。
基础信息
拼音dǒng hú zhī bǐ
注音ㄉㄨㄥˇ ㄏㄨˊ ㄓ ㄅ一ˇ
繁体董狐之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林下风致(意思解释)
- 章甫荐履(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遁世离俗(意思解释)
- 临危受命(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连珠炮(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释)
- 母夜叉(意思解释)
※ 董狐之笔的意思解释、董狐之笔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肝髓流野 | 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 |
识文断字 | 知晓文字。 |
卑谄足恭 | 卑:低下;谄:巴结奉承;足:音“巨”,过分;恭:恭顺。低声下气,阿谀逢迎,过分恭顺,取媚于人。 |
节用裕民 |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鸥鸟不下 |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老牛舐犊 |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