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境息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保卫国家边疆,使人民得以安宁。
出处《周书 刘雄传》:“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
例子王能保境息民,则福可长享。(《明史 外国五》)
基础信息
拼音bǎo jìng xī mín
注音ㄅㄠˇ ㄐ一ㄥˋ ㄒ一 ㄇ一ㄣˊ
感情保境息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军队的职责。
近义词保国安民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饱经沧桑(意思解释)
- 挺身而出(意思解释)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释)
- 望风扑影(意思解释)
- 顺口溜(意思解释)
- 刻骨铭心(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牝鸡司晨(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哀兵必胜(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出神入化(意思解释)
※ 保境息民的意思解释、保境息民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难得糊涂 |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付之一炬 |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势力之交 | 势:权势;交:交往。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指趋炎附势的朋友。 |
明争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运筹帷幄 |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小巫见大巫 |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
饱学之士 |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