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传檄而定传檄而定的意思
chuánérdìng

传檄而定



传檄而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例子获操则威震天下,中原虽广,可传檄而定。(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基础信息

拼音chuán xí ér dìng

注音ㄔㄨㄢˊ ㄒ一ˊ ㄦˊ ㄉ一ㄥˋ

繁体傳檄而定

感情传檄而定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不战而胜。

近义词传檄可定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传檄而定的意思解释、传檄而定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催人泪下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坚强不屈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穷乡僻壤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旧地重游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男女授受不亲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费尽心机 心机:心思;计谋。指用尽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兵无常势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投石问路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春山如笑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万无一失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止于至善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不卑不亢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诈奸不及 犹言十分奸诈。
专心一志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骨肉之亲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三三两两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量能授官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茕茕孑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
半夜三更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动魄惊心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分工合作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刻不容缓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举止娴雅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