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心养性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
出处《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例子释氏只令人到知天处休了,更无存心养性事天也。(《二程全书 外书十二》)
基础信息
拼音cún xīn yǎng xìng
注音ㄘㄨㄣˊ ㄒ一ㄣ 一ㄤˇ ㄒ一ㄥˋ
繁体存心養性
感情存心养性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修心养性。
近义词修心养性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大有可为(意思解释)
- 歇斯底里(意思解释)
- 存而不议(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雄心壮志(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断香零玉(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意思解释)
- 珠联璧合(意思解释)
- 欲速则不达(意思解释)
- 阿时趋俗(意思解释)
- 始终一贯(意思解释)
※ 存心养性的意思解释、存心养性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二话没说 |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
狼号鬼哭 | 形容哭声凄惨。 |
有两下子 | 比喻有点本领。 |
大名鼎鼎 |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枝对叶比 |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弦外之响 | 比喻言外之意。 |
逸游自恣 |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花拳绣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
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