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不济的成语故事


不存不济

拼音bù cún bù jì

基本解释支持不住,受不住。形容半死不活的样子。

出处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七卷:“不存不济,香肌瘦损,教俺萦方寸。”


暂未找到成语不存不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存不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可胜举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
识文断字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
强中自有强中手 元·无名氏《隋何赚风魔蒯彻》第三折:“你个萧何休夸蒯彻舌,这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为民请命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同病相怜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靡所底止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打肿脸充胖子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章:“打肿脸充胖子,你还知道羞耻不?”
口快心直 清 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十全大补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5回:“只见一个医生在那里和他诊脉,开了脉案,定了一个十全大补汤加减,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