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废俱兴的成语故事


百废俱兴

拼音bǎi fèi jù xīng

基本解释俱:全;都。一切被废置的事情都兴办起来。形容各项事情方兴未艾。也作“百废俱举”。

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百废俱兴的典故

宋朝时期,滕子京被贬到岳州作知州。第二年政务办得很顺利,上下和协,一切荒废的事情都兴办了起来,重修了岳阳楼,并扩大了规模,把唐朝名人作品刻上,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评价:“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百废俱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震耳欲聋 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芒刺在背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不登大雅之堂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改过迁善 《周易 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奇花异草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命周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
不正之风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富贵骄人 《陈书 鲁悉达传》:“悉达虽仗义任侠,不以富贵骄人。”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意气风发 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明知故问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