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的成语故事

拼音sì shì ér fēi
基本解释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出处先秦 孔子《孟子 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
似是而非的典故
战国时期,庄子带学生游学各地,见伐木工人砍树问为什么不去砍大树,工人说因为它已没有用处了。到了朋友家,仆人问杀鸡的事,主人说杀不会打鸣的鸡。庄子对学生说:“应该处于有用和无用之间,似是而非,这样才谁也抓不住把柄。”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似是而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浪迹江湖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3卷:“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迹江湖。” |
致远恐泥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
有去无回 | 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
明争暗斗 |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
反治其身 |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清 蒋士铨《空谷香 虎穷》:“我一路何等劝你,你这样人,不到黄河心不死,还说什么亲戚!” |
水中捞月 | 元 杨景贤《刘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
心旷神怡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羽旄之美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车马之声,见羽旄之美。” |
女生外向 | 东汉·班固《白虎通·封公侯》:“男生内向,有留家之义;女生外向,有从夫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