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迷心窍的成语故事


痰迷心窍

拼音tán mí xīn qiào

基本解释指中风昏迷。也形容一心贪图某一事物而失去理智。

出处鲁迅《热风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那是无论怎样的呆厨子,也难免要说这位客官是痰迷心窍了。”


暂未找到成语痰迷心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痰迷心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过尔尔 清 沈复《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
前瞻后顾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七十致仕》:“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远,夜行不休,前瞻后顾,无所栖归,不亦太可怜乎!”
苦思冥想 巴金《创作回忆录 关于<激流>二》:“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写得快,说我‘粗制滥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笃近举远 唐·韩愈《原人》:“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仰屋著书 《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心直口快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安眉带眼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倦鸟知还 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发号施令 《尚书 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缠绵悱恻 晋 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