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心如焚的成语故事

拼音yōu xīn rú fén
基本解释焚:火烧。忧虑、焦急得心里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忧愁、焦急。
出处《诗经 小雅 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焚,不敢戏谈。”
忧心如焚的典故
周幽王是个大昏君。他宠爱美人褒姒,因为褒姒喜欢听裂帛的声音,他就将大匹大匹的丝绸撕成条。为了博取褒姒一笑,他点燃烽火台,各路救援诸侯昼夜不停地赶来护驾,才发现上当了。他对百姓重重剥削,使得天灾人祸不断,人民痛苦不堪。他又重用大奸臣尹太师,致使朝廷混乱,人心离散。
有个叫家父的大臣非常着急,希望周幽王能有所改变。他写了一首诗说道:“节南山岩石垒垒,尹太师威名赫赫,人民都盯着你看。
心里忧愁得像在火上煎熬,却不敢将你戏笑。
王业已衰国运将断,为何你却看不见?……”
但是周幽王不听劝谏,依然我行我素,终于被杀死在骗山脚下,西周王朝灭亡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忧心如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日月合壁 | 《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
浇风薄俗 | 唐 陈黯《辩谋》:“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岁月匆匆。 |
匡乱反正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
歇斯底里 | 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体。” |
荒淫无耻 | 徐迟《狂欢之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 |
赶尽杀绝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 |
鬼烂神焦 | 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
饥肠辘辘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
饮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