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魂夺魄的成语故事


销魂夺魄

拼音xiāo hún duó pò

基本解释神魂颠倒,失去常态。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


暂未找到成语销魂夺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销魂夺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风言影语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致赵秋舲书》:“猥以春来王粲之不归,论传海外东坡之忆死,风言影语,莫识来因,一介鲰生,何忌何惜!”
物阜民安 《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命中注定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慌里慌张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拉大旗作虎皮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敲诈勒索 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龙驭上宾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地大物博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