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成语故事


四海之内皆兄弟

拼音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基本解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典故

孔子的弟子司马牛,有一次向孔于请教怎样做君子。孔子对他说:“君子不忧愁,不害怕。”司马牛不懂这话的意思,问道:“不忧愁,不害怕,就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内心毫无愧疚,还有什么可忧愁、可害怕的呢?”司马牛告辞孔子后,见到了他的师兄子夏。他忧愁他说:“人家都有兄弟,多快乐呀,唯独我没有。”子夏听了安慰他说:“我听说过:“一个人死与生,要听从命运的安排,富贵则是由天来安排的。’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学以致用 李新《为有源头活水来》:“要结合实际工作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来学,学以致用,并且勤学苦学。”
付之一炬 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自我批评 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我们不但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还要有批评的精神。”
自己人 钱钟书《围城》:“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暴发户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书,咱伺候过多少,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在咱面上混充老爷!”
诛求无度 《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三人行,必有我师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神出鬼入 《淮南子 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巧上加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