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成语故事

拼音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基本解释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典故
春秋时期,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告,派孟明视等三位大夫带兵进攻郑国,由于计划败露只好改进攻滑国,路上遭到晋军的袭击,全军覆没。晋襄公答应母后的请求,放三位大夫回国。秦穆公身着丧服,他不以一眚掩大德,亲自到边境去迎接他们。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以一眚掩大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弦外之响 | 王国维《人间词话》四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 |
臭名远扬 | 《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
遗形藏志 |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
野没遗贤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那爷爷圣武神文,英明仁孝,真个朝无幸位,野没遗贤。” |
算尽锱铢 | 清·昭梿《啸亭杂录·吴利府》:“尝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尽锱铢,其父犹以为未足。” |
不得而知 | 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
危急关头 |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对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一边。” |
供不应求 | 《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每天生产一至二吨,供不应求。” |
前脚后脚 | |
铁树开花 | 明 来集之《铁氏女》:“顿开鹦鹉笼,扭上鸳鸯配。定教那铁树开花还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