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其所习的成语故事

拼音ān qí suǒ xí
基本解释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安其所习,毁所不见。”
暂未找到成语安其所习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安其所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低声下气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这里只苦了袭人,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 |
胸无大志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
旁若无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
一时一刻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 |
自我批评 | 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我们不但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还要有批评的精神。” |
将计就计 |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
众喣山动 |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
堂堂一表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
大惑不解 |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