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捞针的成语故事


大海捞针

拼音dà hǎi lāo zhēn

基本解释在大海里捞一枚针。比喻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成。含有白费力气之意。

出处明 王錂《春芜记 定计》:“觅利如大海捞针,搅祸似干柴引火。”


暂未找到成语大海捞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大海捞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缝衣浅带 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胸无大志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新仇旧恨 唐 韩偓《三月》:“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铺张浪费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习非成是 西汉 扬雄《法言 学行》:“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见多识广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七搭八扯
纵横开合 柯灵《向拓荒者致敬》:“这些文学的核心是迫切的现实感,而笔锋所至,纵横开合,娓娓而谈,从历史掌故……直至民间说唱与绘画。”
余波未平
谦受益,满招损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