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骐骥的成语故事


人中骐骥

拼音rén zhōng qí jì

基本解释骐骥:良马。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出处《南史·徐勉传》:“此所谓人中骐骥,必能致千里。”


人中骐骥的典故

南朝时期,徐勉自幼成了孤儿,家里也很穷,但他好学,六岁时就能写文章,成年后更加好学不知疲倦,在文学上少有成就。族人赞叹他说:“这就是所谓的人中骐骥,必将日行千里。”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人中骐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国中之国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无不恨恨不已。”
逴俗绝物 清·周亮工《书影》第五卷:“吾无务为逴俗绝物之行,而天下已不能不群然趋向。”
吉星高照 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石枯松老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林下风致 《宣和书谱·妇人薛涛》:“妇人薛涛,成都倡妇也。以诗名利时,虽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风致,故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
百川归海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狐死首丘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打肿脸充胖子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章:“打肿脸充胖子,你还知道羞耻不?”
斗唇合舌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
爱才如渴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