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足不前的成语故事

拼音guǒ zú bù qián
基本解释裹足:包缠住了脚。好像脚被裹住了一样;不能前进。大多指有所顾虑;停步不前。
出处战国 楚 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裹足不前的典故
战国时期,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范雎因受到诬陷而改名张禄逃到秦国。他征对秦国四人专权问题去拜见秦昭王。他说自己冒死晋见是为了秦国的将来,如果被杀就会让天下有志于助秦的人裹足不前,他分析秦国的现状头头是道,秦王拜他为相。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裹足不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殊途同归 | 《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
嘴里牙多 | 马力《黑牡丹》:“算啦算啦!你嘴里牙多,我说不过你。” |
灯蛾扑火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
绳之以法 | 汉 冯衍《上疏自陈》:“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
物阜民安 | 《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
翻箱倒柜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翻箱倒笼,满屋寻一个遍,那有些影儿。” |
发综指示 |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
缘悭分浅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2回:“缘悭分浅,不获再睹丰仪。”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
挥霍无度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因为儿子豹英一向挥霍无度,不敢交与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