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首顿足的成语故事

拼音yáo shǒu dùn zú
基本解释摇着头,跺着脚。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必为我国之祸!”
暂未找到成语摇首顿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摇首顿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入吾彀中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来去无踪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
一钱太守 | 清·李渔《无声戏》第二回:“成都有个知府,做官极其清正,有一钱太守之名。” |
多才多艺 |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
死要面子 |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
色飞眉舞 | 清·杨复吉《梦阑琐笔·蔡涛》:“蔡曰:‘步月山坞,忽闻清音,令人色飞眉舞。’” |
门当户对 |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中卷:“个样村僧,岂是寻常种草?要得门当户对,还他景胜人奇。” |
长夜之饮 | 《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 |
犀牛望月 | 《关尹子 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物腐虫生 |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