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女楚珠的成语故事

拼音qín nǚ chǔ zhū
基本解释比喻次要的东西胜过主要的东西。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则秦女楚珠,复在于兹矣。”
秦女楚珠的典故
传说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的女儿嫁到晋国时,有一位陪嫁婢女衣着华美,晋国人便认为那婢女比新娘更高贵。有个人带了楚国产的名珠到郑国去卖,并为名珠做了一个精美的盒子,郑国人不识货,买了以后又把名珠还给卖主,只留下了盒子。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秦女楚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薪贵于桂 |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
后继有人 | 艾芜《鞍钢呵,我回来了》:“这是后继有人,令人喜悦不止。” |
迷而不反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
光前耀后 | 元·亢文苑《一枝花·为玉叶儿作》:“大丈夫峥嵘恁时候,扶汤佐周,光前耀后,直教万古清名长不朽。” |
处实效功 | |
胸有成竹 |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屈指一算 |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匆匆过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场的末日。” |
毁于一旦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
作乱犯上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智者称为伐罪吊民,愚者即指为作乱犯上。” |
语重心长 | 清 洛日生《海国英雄记 回唐》:“叹别离苦况,转忘了母亲的语重心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