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怨自艾的成语故事


自怨自艾

拼音zì yuàn zì yì

基本解释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自怨自艾的典故

战国时期,孟子的学生万章对一些历史事件有所怀疑,问汤的贤相伊尹帮助汤统一天下是否正确。孟子说伊尹帮助汤统一天下后一直在辅佐朝政,汤的孙子太甲破坏法度被伊尹流放到相邑。三年后太甲悔过自新,伊尹迎接他回来做王。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自怨自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浇风薄俗 唐 陈黯《辩谋》:“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
迷而不反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径情直遂 《歇冠子 著希》:“夫义,节欲而治,礼,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径情而行也。”
坚强不屈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同病相怜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背腹受敌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无水战之具,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则我背腹受敌。”
死要面子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顾后瞻前 《封神演义》第五三回:“你往我来,遭着兵刃命随倾;顾后瞻前,错了心神身不保。”
断断续续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4回:“只见水面上或一朵,或两瓣,断断续续,皆有桃花。”
八荒之外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