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撼树蚍蜉撼树蚍蜉的意思
hànshù

撼树蚍蜉



撼树蚍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撼:摇动。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

出处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例子应变若机张,马策元驹,车抗螳螂,撼树蚍蜉,更分遣随营相向。(清 洪楝园《后南柯 伐檀》)


基础信息

拼音hàn shù pí fú

注音ㄏㄢˋ ㄕㄨˋ ㄆ一ˊ ㄈㄨˊ

繁体撼樹蚍蜉

感情撼树蚍蜉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自不量力者。

近义词蚍蜉撼树

英语an ant trying to shake a tree-ridiculously overrating oneself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撼树蚍蜉的意思解释、撼树蚍蜉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指为官声名很坏,任凭人们笑骂,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
形影相顾 形:形体;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箪瓢屡空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陌路相逢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玩世不恭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名重一时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狼吞虎咽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轻重缓急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众所瞻望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拨乱济危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忘乎所以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豁然开朗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
出神入化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有机可乘 机:机会;乘:趁。有空子可钻。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
将错就错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
双管齐下 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
远近驰名 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
息迹静处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好学不倦 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处安思危 处:居于;思:想,考虑。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龇牙咧嘴 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