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蠖屈求伸蠖屈求伸的意思
huòqiúshēn

蠖屈求伸



蠖屈求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蠖:昆虫名,行时屈伸其体。比喻人不遇时,则屈身求隐,待来日再展宏图。

出处《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例子盖闻蠖屈求伸,非终于屈,龙潜或跃,匪固于潜。(明 刘基《诚意伯文集》第八卷)


基础信息

拼音huò qū qiú shēn

注音ㄏㄨㄛˋ ㄑㄨ ㄑ一ㄡˊ ㄕㄣ

繁体蠖屈裘伸

感情蠖屈求伸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等待东山再起。

近义词蠖屈不伸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蠖屈求伸的意思解释、蠖屈求伸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浇风薄俗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
轻而易举 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
从俗就简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初出茅庐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大有可为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
如履薄冰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狐死首丘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斗唇合舌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绳锯木断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投石问路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夫唱妇随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推三阻四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玉卮无当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时易世变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化鸱为凤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藏形匿影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暴取豪夺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困而不学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衣锦还乡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专心一志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新官上任三把火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风情月意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举止娴雅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迫不得已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打退堂鼓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前赴后继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