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贪厉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抑制贪婪之风,劝勉良好的世俗。
出处《梁书·萧颖达传》:“在于布衣,穷居介然之行,尚可以激贪厉俗,惇此薄夫。”
例子《隋书·炀帝纪》:“或节义可称,或操履清洁,所以激贪厉俗,有益风化。”
基础信息
拼音jī tān lì sú
注音ㄐ一 ㄊㄢ ㄌ一ˋ ㄙㄨˊ
繁体激貪厲俗
感情激贪厉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翻箱倒柜(意思解释)
- 门当户对(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释)
- 南辕北辙(意思解释)
- 故步不离(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断子绝孙(意思解释)
- 英雄所见略同(意思解释)
- 以身作则(意思解释)
※ 激贪厉俗的意思解释、激贪厉俗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实至名归 |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
名士风流 |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苦中作乐 |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
所作所为 |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为。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