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抃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例子汉·扬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基础信息
拼音káng dǐng biàn niú
注音ㄎㄤˊ ㄉ一ㄥˇ ㄅ一ㄢˋ ㄋ一ㄡˊ
繁体摃鼎抃牛
感情扛鼎抃牛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穷光蛋(意思解释)
- 二话没说(意思解释)
- 十万火急(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存而不议(意思解释)
- 穷家富路(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活蹦乱跳(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扛鼎抃牛的意思解释、扛鼎抃牛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后继有人 |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
金屋藏娇 | 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 |
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戒骄戒躁 |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
枝对叶比 |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寸步不离 |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怜香惜玉 | 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