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之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出处荀况《荀子 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例子宋·陆游《跋柳书苏夫人墓志》:“今诸家徒欲以口耳之学揣摩得之,可乎?”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ěr zhī xué
注音ㄎㄡˇ ㄦˇ ㄓ ㄒㄩㄝˊ
繁体口耳之壆
感情口耳之学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指道听途说的肤浅之学。
英语knowledge from hearsay(secondhand knowledg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见风是雨(意思解释)
- 吉星高照(意思解释)
- 披肝沥胆(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古来今往(意思解释)
- 勿谓言之不预(意思解释)
- 背义忘恩(意思解释)
- 天缘凑合(意思解释)
- 足履实地(意思解释)
※ 口耳之学的意思解释、口耳之学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天经地义 |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
囊萤映雪 |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
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学以致用 |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
金光闪闪 | 闪闪:光亮闪烁。金光闪烁耀眼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将功补过 |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顾影弄姿 |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