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无愧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出处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不忍曲作钩,乍能折为玉。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例子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他从前总是扪心无愧,以为没有袒护过他。”
基础信息
拼音mén xīn wú kuì
注音ㄇㄣˊ ㄒ一ㄣ ㄨˊ ㄎㄨㄟˋ
繁体捫心無愧
感情扪心无愧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表示光明磊落。
近义词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反义词问心有愧
英语have a clear conscience(peace of conscienc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疾如旋踵(意思解释)
- 旁若无人(意思解释)
- 假公济私(意思解释)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算无遗策(意思解释)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无所畏惧(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扪心无愧的意思解释、扪心无愧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任人唯亲 |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样;只用和自己关系亲近的。 |
炒鱿鱼 |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比喻卷铺盖。指解雇。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