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头便拜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纳头;低头。一见面就低头行下拜礼。形容人谦虚有礼貌。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0回:“进了大门,二层厅上立定,万中书纳头便拜。”
基础信息
拼音nà tóu biàn bài
注音ㄋㄚˋ ㄊㄡˊ ㄅ一ㄢˋ ㄅㄞˋ
繁体納頭便拜
感情纳头便拜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行礼。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学贯中西(意思解释)
- 强中自有强中手(意思解释)
- 骄生惯养(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无穷无尽(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解释)
- 古来今往(意思解释)
※ 纳头便拜的意思解释、纳头便拜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突飞猛进 | 疾速飞跃;迅疾前进。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锲而不舍 |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挥霍无度 |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挥霍;亦作“挥攉”。摇手称挥;反手称攉。引申为任意花钱。度:限度。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叫化子 | 乞丐。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喔咿儒睨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
无所用心 |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