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论鲠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议论严正刚直。
出处宋李纲《论节义》:“[颜真卿]其后归朝,峭论鲠议,为奸臣所挤,殒于贼手。”
基础信息
拼音qiào lùn gěng yì
注音ㄑ一ㄠˋ ㄌㄨㄣˋ ㄍㄥˇ 一ˋ
繁体峭論鯁議
感情峭论鲠议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言词。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强中自有强中手(意思解释)
- 全科人儿(意思解释)
- 金屋藏娇(意思解释)
- 自怨自艾(意思解释)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释)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解释)
- 形影相顾(意思解释)
- 杀手锏(意思解释)
- 首身分离(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土生土长(意思解释)
※ 峭论鲠议的意思解释、峭论鲠议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鬼哭神嚎 |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到处寻找都没找到,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 |
全科人儿 |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有约在先 |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进退维谷 |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
持之以恒 |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