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手争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人如有不善,众人则争相指责。语本《礼记 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出处语出《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例子《新唐书·柳沘传》:“实艺懿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十手争指矣。”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shǒu zhēng zhǐ
注音ㄕˊ ㄕㄡˇ ㄓㄥ ㄓˇ
繁体十手爭指
感情十手争指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朝思暮想(意思解释)
- 木本水源(意思解释)
-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意思解释)
- 一轨同风(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裾马襟牛(意思解释)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意思解释)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十手争指的意思解释、十手争指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绘影绘声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
明争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兢兢战战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纷红骇绿 |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骂骂咧咧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