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陶兀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出处《晋书·刘伶传》:“伶虽陶兀昏放,而机应不差。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宋·黄庭坚《醉落魄》词:“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
例子宋·黄庭坚《醉落魄》词:“陶陶兀兀,尊前是我华胥国。”
基础信息
拼音táo táo wù wù
注音ㄊㄠˊ ㄊㄠˊ ㄨˋ ㄨˋ
感情陶陶兀兀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人放纵傲慢。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痛不欲生(意思解释)
- 连绵不绝(意思解释)
- 天王老子(意思解释)
- 离世遁上(意思解释)
- 回心转意(意思解释)
- 用心竭力(意思解释)
- 鹤立鸡群(意思解释)
- 歇斯底里(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出头露面(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万无一失(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陶陶兀兀的意思解释、陶陶兀兀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此一时彼一时 |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
苦中作乐 |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众多非一 |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
取长补短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
锲而不舍 |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缘悭分浅 | 悭:欠缺。缘分欠缺。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
犀牛望月 |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顾影弄姿 |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金玉满堂 |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勿谓言之不预 |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