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攻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①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②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出处《汉书·晁错传》:“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颜师古注:“不烦华夏之兵,使其同类互相攻击也。”《明史·李材传》:“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
例子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清·魏源《〈海国图志〉序》
基础信息
拼音yǐ yí gōng yí
注音一ˇ 一ˊ ㄍㄨㄥ 一ˊ
感情以夷攻夷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借助外界力量。
近义词以夷制夷、以夷伐夷、以夷治夷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连绵不绝(意思解释)
- 疚心疾首(意思解释)
- 支支吾吾(意思解释)
- 引鬼上门(意思解释)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意思解释)
※ 以夷攻夷的意思解释、以夷攻夷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用智铺谋 | 运用智力,设谋略。亦作“用计铺谋”。 |
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庖丁解牛 |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息息相关 |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 |
发人深思 |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