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舍藏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例子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圣人用行舍藏,可伸可屈,于诗亦可一贯。”
基础信息
拼音yòng xíng cáng shě
注音ㄩㄥˋ ㄒ一ㄥˊ ㄘㄤˊ ㄕㄜˇ
繁体用行捨藏
感情用行舍藏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士大夫的处世态度。
近义词用舍行藏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铺张浪费(意思解释)
- 直截了当(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释)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释)
- 满天飞(意思解释)
- 死胡同(意思解释)
※ 用行舍藏的意思解释、用行舍藏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日月合壁 | 日月同时上升,出现于阴历的朔日。古人以为是国家的瑞兆。 |
改俗迁风 |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
及时应令 |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草菅人命 |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白云苍狗 | 苍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顷刻间变成乌云;像黑狗一样。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