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时务


拼音shí wù
注音ㄕˊ ㄨˋ

繁体時務
词性名词

时务

词语解释

时务[ shí wù ]

⒈  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

不识时务。

current affairs;

⒉  指农事。

民不废时务。

farm work;

⒊  时候。

五月正是农忙时务。

time;

⒋  时俗,风俗。

这厮坏了风俗,伤了时务。

custom of the time;

引证解释

⒈  按时应做的事情。多指农事。

《国语·楚语上》:“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
晋 陶潜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之二:“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中国歌谣资料·丰年歌》:“习习晨风动,澍雨润禾苗。我后恤时务,我民以优饶。”

⒉  当世大事。

《汉书·昭帝纪赞》:“光 知时务之要,轻繇薄赋,与民休息。”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下:“元秀才 既到京,屡陈时务,深符上旨。”
《花月痕》第四六回:“﹝朝廷﹞詔中外文武及军民人等,直言时务。”

⒊  时势。

《汉书·朱博传》:“帝王之道不必相袭,各繇时务。”
《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二郎神 ﹞不达时务,到那日晚间,依然又来。”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五二回:“你也应该识点时务!”

⒋  时世。

元 庾天锡 《雁儿落过得胜令》曲:“荒荒时务艰,急急光阴换。”

⒌  时节;时候。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三折:“冬至来一百五日,正是那寒食时务。”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三折:“他生在无忧愁太平时务,空生得貌堂堂一表非俗。”

国语辞典

时务[ shí wù ]

⒈  当世的要务。

《汉书·卷七·昭帝纪·赞曰》:「光知时务之要,轻繇薄赋,与民休息。」
《花月痕·第四六回》:「诏中外文武及军民人等,直言时务。」

⒉  及时的农事。

《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方春东作,宜及时务。」
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二首之二:「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⒊  时节、时候。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冬至来一百五日,正是那寒食时务。」

分字解释


※ "时务"的意思解释、时务是什么意思由讲述词义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不是我不识时务,我是实在没办法才来求你办事的。

2.如果在个别的地块,稗草比稻子多,那稻子就反而难以生长了,人们对于稗草也不以为奇了,还会惊奇于少数稻子怎么不识时务,还厕身其间。

3.董事长请吃饭,你都不出席,真是不识时务啊!

4.*席先生,听见很多高官说出这样不识时务的言语,我非常忧虑。

5.几人听的那是如痴如醉,精彩出不识时务的杨流风打断龟寿,质问他为何孙飞虎五千人马竟然连个小小的普救寺也围不住,还让人跑了出去整一个废柴将军。

6.对外经贸大学人力资源专家陈胜军直言不讳的指出:"可以说,他这种就是不识时务的行为。"。

7.这是一些不识时务者的意见。

8.涉猎虽曰无用,犹胜于不通古今;清高固然可嘉,莫流于不识时务。

9.‘识时务者为俊杰’,难道你还不明白?你现在已经走投无路了,继续顽抗,对你来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10.出身于高门士族的谢灵运对政治抱有极高的期望值,在官场险恶的斗争中,他一直是一个不识时务者,是一个失败者。31、你为了一块不识时务的牛肉放我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