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ān bì
注音ㄅ一ㄢ ㄅ一ˋ
繁体鞭闢
1.从纵横捭阖的秦汉文章,到新制迭出的盛唐气象;从鞭辟入里的宋代风骨,到张扬俗趣的明清景观……中国的历朝历代都维系着清晰的审美线索和文化特征。
2.对这问题评论者很多,但以你的见解最是鞭辟入里。
3.先生鞭辟入里,老朽闻之,顿开茅塞,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4.对于不正之风、不良习气、假丑恶现象等等,他剖析得鞭辟入里,不回避矛盾和问题,不隔靴抓痒隔山打牛。
5.他的演说开门见山切入主题,鞭辟入里;你的讲评画龙点睛,为他增光不少。
6.一语道破,一针见血,言必有中,入木三分,鞭辟入里。
7.这些作品都能扣准社会热点,抒人民之声,写百姓好恶,见解鞭辟入里,入木三分。
8.听了这场鞭辟入里的演说,真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9.方才您在赛前的一席话,鞭辟入里,令人深思。
10.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实在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