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ǎng fá
注音ㄕㄤˇ ㄈㄚˊ
繁体賞罰
⒈ 奖赏与处罚。
例赏罚分明。
英rewards and punishments;
⒈ 亦作“赏罸”。奖赏和惩罚。
引《书·康王之诰》:“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后人休。”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赏罸悬於天道,吉凶灼乎鬼神。”
《辽史·食货志下》:“﹝ 太祖 ﹞於是抚诸部,明赏罚,不妄征讨。”
郭小川 《长江组歌》:“你是历史的见证,你有严明的赏罚。”
⒈ 奖赏有功劳的人与处罚有罪过的人。
引《庄子·在宥》:「自三代以下者,匈匈焉,终以赏罚为事,彼何暇安其性命之情哉?」
《韩非子·初见秦》:「今秦出号令而行赏罚,有功无功相事也。」
近奖惩
1.或者再设想这样一个世界,在那里,个人的报仇雪恨、赏罚得失以及结清。
2.君主如果舍弃法制而以私人的意愿来裁定赏罚的轻重,那么就会造成相同的功劳而受到不同的奖赏,相同的罪过却受到不同的惩罚,这样怨恨就由此产生了。
3.或者再设想这样一个世界,在那里,个人的报仇雪恨、赏罚得失以及结清。
4.“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5.其娴熟兵法,驰骋疆场,每逢重大战事,必携幼帝御驾亲征,史家称赞她“指挥三军,赏罚信明,将士无不用命”。
6.这件人事案,总经理处理得大公无私,赏罚分明,公司上下无人不服。
7.赏罚不明,百事不成;赏罚若明,四方可行。
8.如何管理军队?回答可能会五花八门,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赏罚分明。
9.公私不分,则无由赏罚;人君之根本便是大公无私,秉公而断,使政清人和!
10."偶像激励"在教育策略上属于"制约学习"的类型,不仅有目标还要赏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