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石楼方伯
[明代]:何景明
三晋多人杰,吾师出固然。素汾经太岳,紫塞入幽燕。
世业端居里,名邦倚舜田。由来天运复,谁谓地灵偏。
郭相惭先达,王通俟后贤。明经超第一,射策对三千。
感会逢昌纪,登庸起少年。剑锋寒照雪,辞藻丽生烟。
博物张华让,多才子建怜。八叉迎客赋,只字使人传。
岂独文章贵,还应器识全。雄谈飞玉露,浩气豁金天。
毫节唐元振,英风鲁仲连。青云仍自致,黄鹄任孤骞。
簪笔星辰上,持书日月前。触邪称獬豸,特立惮鹰鹯。
东观临晨入,西台薄暮旋。朝回焚疏草,吏散阅陈编。
百采班行整,群公礼数虔。一年巡洛表,两命下秦川。
斧钺威关陇,舟船达涧瀍。石林风淅沥,霜仗月婵娟。
边徼胡宵遁,茅茨犬夜眠。激扬弘宪度,旌别布威权。
制作人文涣,经行草木鲜。阐幽辉往哲,访古遍遗阡。
汲黯还辞汉,张骞又使边。台端堪秉节,湖上且移旃。
城接三江树,波通七泽莲。蛮夷恩已洽,州郡役多蠲。
纠察元无隐,棼嚣肯自便。驻车仁雨渥,登座法星悬。
远臬驰誉久,当途荐疏联。碧梧看凤跱,乔木待莺迁。
分陕推公奭,封侯得傅玄。开藩临宋苑,张幕傍河壖。
位重心逾下,名高守益坚。薇花当省署,棠萼满郊廛。
声价隆方镇,光芒动斗躔。明堂求画栋,清庙想朱弦。
寇准真时望,王公劝早宣。麒麟功不朽,金石颂应镌。
愚本蓬蒿质,那堪侍几筵。垂髫蒙引拔,无志荷陶甄。
附骥怀深愿,登龙感夙缘。未除原宪病,空负乐生愆。
旧业心常在,脩途步转邅。鸾鸣犹待律,鱼得敢忘筌。
草野曕飞盖,云逵望著鞭。临风歌此曲,慷慨不成篇。
三晉多人傑,吾師出固然。素汾經太嶽,紫塞入幽燕。
世業端居裡,名邦倚舜田。由來天運複,誰謂地靈偏。
郭相慚先達,王通俟後賢。明經超第一,射策對三千。
感會逢昌紀,登庸起少年。劍鋒寒照雪,辭藻麗生煙。
博物張華讓,多才子建憐。八叉迎客賦,隻字使人傳。
豈獨文章貴,還應器識全。雄談飛玉露,浩氣豁金天。
毫節唐元振,英風魯仲連。青雲仍自緻,黃鹄任孤骞。
簪筆星辰上,持書日月前。觸邪稱獬豸,特立憚鷹鹯。
東觀臨晨入,西台薄暮旋。朝回焚疏草,吏散閱陳編。
百采班行整,群公禮數虔。一年巡洛表,兩命下秦川。
斧钺威關隴,舟船達澗瀍。石林風淅瀝,霜仗月婵娟。
邊徼胡宵遁,茅茨犬夜眠。激揚弘憲度,旌别布威權。
制作人文渙,經行草木鮮。闡幽輝往哲,訪古遍遺阡。
汲黯還辭漢,張骞又使邊。台端堪秉節,湖上且移旃。
城接三江樹,波通七澤蓮。蠻夷恩已洽,州郡役多蠲。
糾察元無隐,棼嚣肯自便。駐車仁雨渥,登座法星懸。
遠臬馳譽久,當途薦疏聯。碧梧看鳳跱,喬木待莺遷。
分陝推公奭,封侯得傅玄。開藩臨宋苑,張幕傍河壖。
位重心逾下,名高守益堅。薇花當省署,棠萼滿郊廛。
聲價隆方鎮,光芒動鬥躔。明堂求畫棟,清廟想朱弦。
寇準真時望,王公勸早宣。麒麟功不朽,金石頌應镌。
愚本蓬蒿質,那堪侍幾筵。垂髫蒙引拔,無志荷陶甄。
附骥懷深願,登龍感夙緣。未除原憲病,空負樂生愆。
舊業心常在,脩途步轉邅。鸾鳴猶待律,魚得敢忘筌。
草野曕飛蓋,雲逵望著鞭。臨風歌此曲,慷慨不成篇。
唐代·何景明的简介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 何景明的诗(1010篇) 〕
明代:
释今无
百粤惠风吹瑞草,星光耿耿长庚老。寰海之区光浸中,仁寿同歌兼社舞。
银花火树太平年,山川带砺入幽妍。白昴之精跃申甫,一柱擎天见神武。
百粵惠風吹瑞草,星光耿耿長庚老。寰海之區光浸中,仁壽同歌兼社舞。
銀花火樹太平年,山川帶砺入幽妍。白昴之精躍申甫,一柱擎天見神武。
明代:
黎民表
林壑晚逾胜,风尘远暂忘。物情嫌肮脏,吾意在耕桑。
败叶虫行篆,浓花密占房。浮生堪浊酒,穷远任苍苍。
林壑晚逾勝,風塵遠暫忘。物情嫌肮髒,吾意在耕桑。
敗葉蟲行篆,濃花密占房。浮生堪濁酒,窮遠任蒼蒼。
唐代:
张仲素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闻。逶迤绕清洛,断续下仙云。
泄泄飘难定,啾啾曲未分。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
凤管听何远,鸾声若在群。暗空思羽盖,馀气自氛氲。
王子千年後,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下仙雲。
洩洩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助幽律,波月動輕文。
鳳管聽何遠,鸾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氲。
宋代:
陆文圭
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
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
種柳栽桃總是春,興亡千古一沾巾。
隻評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亞人。
明代:
张子翼
谈心握手细论交,冲雨何妨晓出郊。空谷有缘频倒屣,草堂无径欲诛茅。
且凭尊酒攒幽思,未暇炎凉与世嘲。此别思君无个事,山门惟许一僧敲。
談心握手細論交,沖雨何妨曉出郊。空谷有緣頻倒屣,草堂無徑欲誅茅。
且憑尊酒攢幽思,未暇炎涼與世嘲。此别思君無個事,山門惟許一僧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