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樊增祥的诗 >
高阳台 二月廿五日过近林精舍,海棠一株,始舒红萼,徘徊久之,率成是解,吊山长李稚和先生
高阳台 二月廿五日过近林精舍,海棠一株,始舒红萼,徘徊久之,率成是解,吊山长李稚和先生
[清代]:樊增祥
洗砚池荒,写经窗暗,奚僮不扫闲阶。一树红棠,含苞犹映书帷。
雕栏曲榭无人到,睇春风、旧燕还来。最凄凉、尘榻依然,重过萧斋。
著书辛苦知何用,叹丝桐麈尾,都付尘薶。侧帽花间,当时曾几徘徊。
董陵下马逢寒食,问花枝、今为谁开。怕明朝、点点啼猩,滴损苍苔。
洗硯池荒,寫經窗暗,奚僮不掃閑階。一樹紅棠,含苞猶映書帷。
雕欄曲榭無人到,睇春風、舊燕還來。最凄涼、塵榻依然,重過蕭齋。
著書辛苦知何用,歎絲桐麈尾,都付塵薶。側帽花間,當時曾幾徘徊。
董陵下馬逢寒食,問花枝、今為誰開。怕明朝、點點啼猩,滴損蒼苔。
唐代·樊增祥的简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 樊增祥的诗(419篇) 〕
:
徐兆玮
海蜃楼台变幻多,桐华消息易传讹。敛身艳笑惊钗燕,入骨愁丝缚茧蛾。
镇日天台春有主,小风古井水无波。灯窗同听潇潇雨,还想吴音一阕歌。
海蜃樓台變幻多,桐華消息易傳訛。斂身豔笑驚钗燕,入骨愁絲縛繭蛾。
鎮日天台春有主,小風古井水無波。燈窗同聽潇潇雨,還想吳音一阕歌。
宋代:
释善直
诸佛不曾出世,人人鼻孔辽天。祖师不曾西来,个个壁立千仞。
諸佛不曾出世,人人鼻孔遼天。祖師不曾西來,個個壁立千仞。
宋代:
潘牥
问渠得似山间日,犹自筠笼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
問渠得似山間日,猶自筠籠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
:
赵瑗妾
桃花高浪几尺许,银石没项不知处。
两两鸬鹚失旧矶,衔鱼飞入菰蒲去。
桃花高浪幾尺許,銀石沒項不知處。
兩兩鸬鹚失舊矶,銜魚飛入菰蒲去。
明代:
张家玉
凛烈寒威战碧苍,萧萧原野尽荒凉。秾桃嫩李纷零落,独看青松不避霜。
凜烈寒威戰碧蒼,蕭蕭原野盡荒涼。秾桃嫩李紛零落,獨看青松不避霜。
近现代:
陈匪石
京华遍冠盖,憔悴斯人。心力好付阳春,迷离一片,渺烟水、吴根残画同论。
斜阳小楼外,漫愁萦丝柳,望冷孤云。堂前旧燕,劝归来、莫误黄昏。
京華遍冠蓋,憔悴斯人。心力好付陽春,迷離一片,渺煙水、吳根殘畫同論。
斜陽小樓外,漫愁萦絲柳,望冷孤雲。堂前舊燕,勸歸來、莫誤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