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德林赴真州
[宋代]:苏轼
君为县令元丰中,吏贪功利以病农。
君欲言之路无従,移书谏臣以自通,(谏臣,蹇受之也。
)元丰天子为改容。
我时匹马江西东,问之逆旅言颇同。
老人爱君如刘宠,小儿敬君如鲁恭。
尔来明目达四聪,收拾驵骏冀北空。
君为赤令有古风,政声直入明光宫。
天厩如海养群龙,并收其子岂不公,(君之子祁举制策,文学行义,为时所称。
)白沙何必烦此翁。
君為縣令元豐中,吏貪功利以病農。
君欲言之路無従,移書谏臣以自通,(谏臣,蹇受之也。
)元豐天子為改容。
我時匹馬江西東,問之逆旅言頗同。
老人愛君如劉寵,小兒敬君如魯恭。
爾來明目達四聰,收拾驵駿冀北空。
君為赤令有古風,政聲直入明光宮。
天廄如海養群龍,并收其子豈不公,(君之子祁舉制策,文學行義,為時所稱。
)白沙何必煩此翁。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清代:
胡星阿
瑶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阳碧染莎。帘幕晓寒鸠雨细,池塘春静燕泥多。
桂旌冉冉迷湘竹,莲步盈盈隔汉波。为问画楼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瑤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陽碧染莎。簾幕曉寒鸠雨細,池塘春靜燕泥多。
桂旌冉冉迷湘竹,蓮步盈盈隔漢波。為問畫樓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唐代:
耿湋
远国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册,万里奉丝纶。
云水连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龙节去,渺渺蜃楼新。
望里行还暮,波中岁又春。昏明看日御,灵怪问舟人。
遠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裡奉絲綸。
雲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去,渺渺蜃樓新。
望裡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禦,靈怪問舟人。
两汉:
佚名
皎皎山头月欲低,月厌羁愁睡转迷。忽觉泪流痕尚在,不知梦里向谁啼。
皎皎山頭月欲低,月厭羁愁睡轉迷。忽覺淚流痕尚在,不知夢裡向誰啼。
宋代:
王十朋
英英道山友,赠我深林芳。入室与俱化,同心如此香。
纫之可为佩,不采庸何伤。三复韩子操,援琴鼓扬扬。
英英道山友,贈我深林芳。入室與俱化,同心如此香。
紉之可為佩,不采庸何傷。三複韓子操,援琴鼓揚揚。
:
陈振家
孤根悬绕托岩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轻命数,岂将俗理诘苍冥。
溪山久处有清气,人事多争损性灵。自落天涯无挂碍,吟魂欲共远峰青。
孤根懸繞托岩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豈将俗理诘蒼冥。
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争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挂礙,吟魂欲共遠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