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妇
[元代]:戴良
结发为夫妇,所愿在偕老。
谁知头白来,丧乱不相保。
我昔从一官,携汝登远道。
芙蓉荡风波,宁有几时好。
犹记东门日,别归方草草。
再拜前致辞,幽咽不能道。
手提小儿女,恸哭向秋昊。
讵识是生离,积骨白浩浩。
汝归终可安,我去事转艰。
家既异畴昔,去住亦俱难。
况乃毕婚嫁,百费萃兹年。
内方抚群小,外复给上官。
日夜声嗷嗷,孰与分忧煎。
夫妇不同苦,不如寡与鳏。
汝毋母我尤,我行偶迍邅。
人道无终乖,天运久亦还。
岂复长流荡,庶往共饥寒。
結發為夫婦,所願在偕老。
誰知頭白來,喪亂不相保。
我昔從一官,攜汝登遠道。
芙蓉蕩風波,甯有幾時好。
猶記東門日,别歸方草草。
再拜前緻辭,幽咽不能道。
手提小兒女,恸哭向秋昊。
讵識是生離,積骨白浩浩。
汝歸終可安,我去事轉艱。
家既異疇昔,去住亦俱難。
況乃畢婚嫁,百費萃茲年。
内方撫群小,外複給上官。
日夜聲嗷嗷,孰與分憂煎。
夫婦不同苦,不如寡與鳏。
汝毋母我尤,我行偶迍邅。
人道無終乖,天運久亦還。
豈複長流蕩,庶往共饑寒。
唐代·戴良的简介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 戴良的诗(226篇) 〕
宋代:
金君卿
惠政多应草木知,藕花呈瑞向西池。
雙红共蒂初含笑,众卉千名总合奇。
惠政多應草木知,藕花呈瑞向西池。
雙紅共蒂初含笑,衆卉千名總合奇。
清代:
沈光文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不遂清时适,聊耽野趣偏。
远钟留夜月,寒雨静江天。拯涣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生平未了志,每每托逃禅。不遂清時适,聊耽野趣偏。
遠鐘留夜月,寒雨靜江天。拯渙方乘木,才弘利涉川。
宋代:
范纯仁
碧落无云玉鉴飞,净中毫发了能窥。光随酒蚁斟银榼,彩莹歌人发瓠犀。
露重已从巾角垫,轮倾欲把斗杓携。醉狂直好探蟾窟,安得陵空万仞梯。
碧落無雲玉鑒飛,淨中毫發了能窺。光随酒蟻斟銀榼,彩瑩歌人發瓠犀。
露重已從巾角墊,輪傾欲把鬥杓攜。醉狂直好探蟾窟,安得陵空萬仞梯。
宋代:
释善珍
草没亭台不见踪,故交掩泪立寒风。
食鱼客去余空馆。放鹤童归弃旧笼。
草沒亭台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
食魚客去餘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
宋代:
薛嵎
孤僻由天性,看山独展眉。岂无身后虑,犹课病中诗。
泉石宁非祟,苍旻不可知。平生唯爱菊,增我九秋悲。
孤僻由天性,看山獨展眉。豈無身後慮,猶課病中詩。
泉石甯非祟,蒼旻不可知。平生唯愛菊,增我九秋悲。